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金馬快評《當愛不見了》


金馬快評《當愛不見了》



家庭題材似乎在這位當代俄羅斯導演的眼中都註定會分崩離析,無論曾不曾幸福過,也間接印證托爾斯泰說過的「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」

不論是2014年的《纏繞之蛇》,還是本次挺進坎城拿下評審團獎的《當愛不見了》,都在家庭漸漸壞去,看這幾個家庭成員如何爭扎。若說上次是外力、都更、官僚體系、法律讓一個家庭喘不過氣而毀壞,這次卻只是起因於兩個人的撕裂、一個人的岀走。

但他很節制,這樣的倫理劇場,運用一條懸疑的主線(孩子離家出走)說得壓抑、痛苦,但又不沉悶,運用自然光把人類的日常生活,凡舉做愛、睡覺、吵架,以及當代文明人類使用手機的行為,變成動物紀錄片般的奇景。鏡頭則在窗裡、窗外來回探索妻子、丈夫、兒子凝望外在(家庭外)的世界時所思所感,彷彿家這個籠子已經不是當初的幸福。

究竟幸福是什麼?導演運用尋找與獲得,電影最後父母看似是各自在自己選擇的幸福裡了,如同他們當初不慎就踏入的婚姻,而全場唯一道岀真心話的母親,也沒有特別慘忍,反倒是電影的開場與結尾都在被雪覆蓋的季節,並沒有循環,傷痛看似被遮掩,但仍然存在。

轉自映畫偵探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2020亞洲電影觀察團觀影筆記

 (編輯中)